NCCN肺癌(2026.v1)更新:全面升级的精准时代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于2025年11月6日发布了最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Version1.2026》,相较于2025年第8版进行了多项重要更新。新版指南在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实现“颠覆性”更新——从术语定义到检测范围,从技术路径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于2025年11月6日发布了最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Version1.2026》,相较于2025年第8版进行了多项重要更新。新版指南在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实现“颠覆性”更新——从术语定义到检测范围,从技术路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韩璎教授团队与与深圳湾实验室郭腾飞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王静华教授等合作,基于中国认知下降纵向研究(Sino Longitudinal Study on Cognitive Decline, SILCODE)队列,系统探讨了血浆Aβ42
糖尿病可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5~2.0倍。新发糖尿病4年内认知功能下降速度加快约68%[1],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问题。2025版《糖尿病患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在21版的基础上,根据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共同在期刊《Molecular Cancer》上发表了题为“A novel protein cPFKFB4 encoded by hsa_circ_0065394 strengthens PKM2-media
11月12日,第九届研发客临床年会暨ChinaTrials17拉开序幕。本届年会立足于中国创新药迈向全球的关键时期,创新性设置三场具有战略前瞻性的专题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顶尖药企、权威临床研究机构及监管科学领域的众多领军专家,以期共同构建中国新药出海的系统
临床 生物标志物 ppd 竞合 chinatrials17 2025-11-13 11:04 2
SZ的根本原因可见于皮层下和皮层层面的大脑病理改变。来自遗传学、药理学和死后研究的众多报告支持多巴胺调节障碍是SZ根本原因这一假说。多巴胺的最大增幅出现在与额叶皮层区域相连的纹状体区域,而多巴胺释放的增加与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SZ前驱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
医药圈和科技圈最近搞了个大新闻——礼来和英伟达这俩巨头居然凑一块儿了,要建个号称制药界"最能打"的超级计算机和AI工厂,说是要把新药研发的节奏直接拉满!
要开发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的临床相关生物标志物并开展针对性疾病治疗,深入解析其发生与进展的生物学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整合DSP空间多组学、成像质谱流式(IMC)技术及既往单细胞测序数据,不仅筛选出与结直肠癌肿瘤发生相关的蛋白 —— 这些蛋白或可作为早期检
衰老,作为生命进程中不可逆转的核心议题,始终与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发风险紧密相连。从神经退行性疾病到代谢紊乱,从心血管疾病到肿瘤,衰老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的重大挑战。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能够精准评估衰老进程、预测疾病风险的生物标志物,以期实现
近年来,随着一项报告指出胸腺切除术与全因死亡率及癌症风险增加相关(N Engl J Med. 2023;389:406–417),胸腺在肿瘤学领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器官。2025 ESMO这项新研究通过分析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真实世界患者的常规胸部C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作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远超生理性健忘范畴,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情绪及人格改变、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该疾病主要发病年龄集中于65岁左右,其患病率与人口老龄化进
血浆是包括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分子的丰富来源,反映了健康和疾病。由于其在生物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蛋白质作为生物标志物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推动了血浆蛋白质组分析的兴起。然而,利用血浆蛋白质组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来源存在一些挑战。血浆蛋白质组跨越很宽的动态范围,一些生物标
10月25日,界面新闻报道了这事儿,消息里引的是阿斯利康官方的话:他们在北京新开了个研发中心,把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当成核心,想把早期的药物研究更快推到临床去试。听起来简单直白,但事儿的门道不少,光说不练可不行。
胃癌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病因复杂、危险因素多样,且早期症状隐匿,导致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2年数据,全球新发胃癌病例约96.9万例,死亡病例约66万例,使其成为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和第四大癌症死因[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传统化疗方案的有效率仅为20%-30%。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如PD-1/L1)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晚期NSCLC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不足5%提升至31.9%
脑小血管病指的是一组以脑微血管(如穿透性小动脉、动脉血管、静脉、毛细血管和这些血管周围半径为 2-5 mm的血管结构以及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结构)病理变化引起的脑实质损伤为特征的疾病。这些血管和相关结构的损伤会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包括动脉硬化、脂肪变性、纤
生物标志物分析已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必要手段,MSI/MMR、POLE、POLD1、TMB、KRAS、NRAS和BRAF等检测结果可共同指导其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乔治城大学隆巴第综合癌症中心Ruesch胃肠道癌症治疗中心的Benjamin A. Weinb
2025年9月23日,诺唯赞7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试剂产品正式获批,助力破解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发现晚、诊断难”的困境!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症最常见的类型,全球受累患者超过五千万。其典型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神经炎性斑块以及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导致的神经纤维缠结。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
乳腺癌 (BC) 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转移是 BC 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环状RNA (circRNAs) 在癌症进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探索其在 BC 转移中的具体机制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circRNAs 在 BC 中的生物作用和潜在机制尚不清